7月21日,天津市容量最大、桩位最多、场景最全的公共充电场站——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正式运行。该站位于滨海新区文化中心西南侧,占地面积超4000平方米,共建设77个充电车位,可辐射交通枢纽、商业广场及周围10余个居民住宅区,将进一步织密天津充电设施基础网络,提升京津冀交通圈绿色出行服务保障能力。
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外景
(资料图片)
据了解,该站是国网天津电力落实天津市与国家电网公司“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”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落地实践,在快速充电、智能充电、便捷充电等领域先行先试,对服务出行方式加快实现绿色变革具有重要意义。
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共布局了51个直流充电车位、23个交流充电车位、3个V2G充放电车位,可满足不同车主的个性化需求。启用后预计年充电量将超过200万千瓦时,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500吨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站在国内首次应用了2套兆瓦级IGBT变充一体化电源设备,实现了全站18个充电桩用电容量的动态合理分配,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效率。“在这里,最大可实现180千瓦超大功率充电,相较于市面常见的60千瓦快充桩,可将充电时间缩短近70%,实现‘充电10分钟,开车到北京’。”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魏显鉴介绍。
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自动充电机器人开展工作
该站还建有黎明创新区,集中部署了由“时代楷模”张黎明牵头研发的自动送电机器人、自动充电机器人、移动共享充电桩、共享能源箱等系列创新成果,能够实现自动充电、上门充电、共享充电等个性化需求的同时,为市民展示了创新改变生活的未来充电的“新图景”。
其中,自动充电机器人可以智能感知车辆位置,并实现拔枪、充电、收枪等充电全流程自动化服务。自动送电机器人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,能够按照导航信息自主行驶至指定地点,利用自身储能模块为车辆提供充电和应急救援服务,将充电服务半径从站内延伸至站外,有效解决新能源车主在特殊场景下无法进站充电的特殊需求。
“我们将‘融合创新、环境友好、低碳节能’的建设理念贯穿到了整个充电站的设计过程中。”据国网天津经研院项目设计总工程师牛博彦介绍,该站还建有一座完全依靠光伏供能的“零碳”驿站,通过屋顶和雨棚铺设的237块100千瓦光伏板实现能源自给自足,不仅可以为充电车主提供休息空间,还可以让车主直观感受“零碳”建筑带来的低碳生活体验。
国网天津电力员工为车主介绍快充桩使用注意事项
近年来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,其背后,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有力支撑。在天津,电力部门结合实际充电需求,高效配置电力资源,持续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,先后投运了津门湖、武清城市综合充电站等标杆示范站,实现了过境高速、电动公交、4A级以上景区充电设施全覆盖,“核心区0.9公里、市区3公里、郊区5公里”充电服务圈全面成形,助力居民百姓低碳出行、服务经济社会绿色发展。
(国网天津电力供图)
标签:
上一篇 : 苹果向开发者发布 iPadOS 17 beta 4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大众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